四驾“马车”驱动心理育人提质增效
金沙9001w以诚为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完善、心理知识普及推广、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等构建四驾“马车”驱动心理育人提质增效,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健全机制为“要” 促进心理健康工作长效常态。一是建立定期学习机制。学工队伍每月召开1次心理工作学习分享会,集中学习《金沙9001w以诚为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金沙9001w以诚为本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掌握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预警、评估与干预机制工作方法,并通过分享近期学生心理典型“案例”和经验总结,提升学工队伍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完善同步落实机制。坚持抓工作必须抓心理,用好“心领育”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心理重点学生台账》,扎实开展辅导员对重点学生“周必谈”制度,学院领导班子、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全体学生“季必谈”制度,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心理问题相结合,做到事务清单化、访谈常态化,实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以宣传教育为“先” 推进心理健康知识入脑入心。一是以点带面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分众分层分类分时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围绕“入学季”“成长季”“选择季”“毕业季”等分类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重点推出适应期心理指导、迷茫期心理引导、择业期心理疏导等专题推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帮助学生自我心理赋能,掌握情绪调试技能。每年开展“心理配音大赛”“情绪树洞”“我的自画像”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5·25心理嘉年华活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二是持续推动心理工作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医+”工作室,设计心语、心流、心悦、心静、心愈等五心空间,每学期邀请学校心理发展中心专职教师为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学工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重视朋辈心理助人队伍,开展“心理委员能力提升营”“宿舍长心理助人培训班”等活动,培训心理委员、宿舍长、朋辈心理助人队伍近*************。
以危机干预为“基” 筑牢大学生生命安全堤坝。一是把握危机干预敏感时段。分批次组织入学新生、全体学生进行拉网式测评,在关键时间节点全面细致收集学生金沙9001w以诚为本学业、经济、就业、人际关系、生活适应性等常见成长烦恼,针对测评结果和学生困扰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排雷兵”,真正做到“底数清、信息详、记录全、服务到”。二是形成危机干预信息月报。建立健全“早预防、早发现、早识别、早警示、早干预”五级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机制,形成“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做到精准预防。对于特殊个案,实行每月一报并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并跟进学生心理变化状况,制定“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心理帮扶方案,帮助学生养成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完善人格发展水平。
以协同合作为“用” 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多方合力。一是强化家校协同。学院设立“家长日”活动,辅导员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和行为表现,拉进学生与家长、老师的距离,切实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家长会、家长“云”课堂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相关教育理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医院做好学生教育和诊疗等工作。二是强化家社协同。学院领导班子牵头,每年暑期对重点学生群体进行家访,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持续跟进并制定关爱方案。对于入学时就确定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学院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共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逐步形成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